雷锋志愿者杨娥(前排左)和她的小伙伴们
红网时刻新闻3月25日讯(通讯员 钱敏)“憨憨的形象、黄黄的皮肤、稍显凌乱的头发、略显疲惫的身态”,这是热心大姐给人最直观的印象,长沙市芙蓉区发现确诊病例后,她已经坚持在防疫一线当志愿者7天了。
这位热心大姐叫杨娥,今年51岁,是东屯渡街道扬帆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与社区雷锋志愿者结缘已八年之久,每每社区发生大小事都会见到她活跃的身影。在芙蓉区发现确例确诊后,所有社区需要核酸检测,社区人手一度出现紧缺,杨大姐听闻后,马上主动请缨,联络了几位热心的“老伙伴”,经培训就奔赴在抗疫一线。
3月20日早上7点,是芙蓉区开展第一轮核酸检测的第二天,社区居民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核酸检测,队伍中突然有人高喊:“有人晕倒啦!”由于现场没有专业的救护人员,周边的人也感到束手无策。
此时,正在不远处维持秩序的杨大姐听到后,三步并作两步,迅速招呼“老伙伴”将人先扶起来,“小伙子面色惨白、额头直冒虚汗、手止不住颤抖,这是典型的低血糖症状。”杨大姐曾经有过这方面经验,经初步判断,果断让同行的“老伙伴”迅速去附近的小超市购买面包、饼干等。在补充能量后,小伙子的面色也逐渐红润起来,待缓过神来一个劲地对杨大姐说:“谢谢!谢谢!”
在与其交流中才了解到,原来小伙子早上未进食就过来做核酸检测,于是引发了低血糖性晕阙。有了此事的教训后,杨大姐也多留了个心思,之后但凡参加核酸检测,她兜里总不忘揣几袋小面包和小饼干,以备不时之需。
3月23日早上7点,是芙蓉区开展第二轮核酸检测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杨大姐从上岗起就一直在答疑解惑、维持秩序,整个声音都愈发变得沙哑低沉。
在没参加抗疫志愿者前,她就一直在服用中药,服药时间也一直很有规律。而加入抗疫志愿者后,生活作息被打乱,杨大姐为了不耽误工作,将熬药时间硬生生提前到了早上五点,晚上就更加往后延迟到了不知道几点。对此她也毫无怨言,总是笑呵呵地说:“社区防疫是大事,更重要,我的是小事。”几句朴实简单的回答折射出的是一位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无私、真诚的内心。
3月25日,芙蓉区第三轮核酸检测正井然有序的开展,在抗疫一线仍能见到杨大姐忙前忙后的样子,身显疲态眼神却异常坚定。而在她的影响下,社区聚起了更多热心的“杨大姐”,她们或是在扫楼摸排,或是在督促沿街门店做好防疫,或是带服务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检测……她们代表了社区抗疫一线千千万万最美的“半边天”。
来源:红网
作者:钱敏
编辑:王顺祥
本文为芙蓉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furongnews.com/content/2022/03/25/1105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