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路相伴”志愿服务站里,有一个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不老松”的志愿者,她叫秦丽君,今年已经78岁了。但岁月似乎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她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每到值班日,秦丽君都会乘坐地铁4号线和6号线,花上一个半小时赶到志愿服务站。
秦丽君的家人对她的志愿服务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只要她开心、安全,我们就放心。她做志愿服务,不仅能帮助别人,还能让自己过得充实快乐。”家人的支持让秦丽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温暖更多的人。
“去哪里挂号?”“洗手间怎么走?”“体检报告要去哪里拿?”……面对大家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她都有答案。娴熟地在手机上操作、引导患者、群众去科室就诊、体检……这些都是她的工作日常。就在小小的志愿服务站,有时她一天步行数达到近万步。
参加志愿服务1年多,让秦丽君记忆犹新的还是2023年9月的一天,秦丽君和志愿者郭迎冬在医院附近巡逻,突然,她们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秦丽君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对中年夫妇正吃力地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还牵着一个孩子。这家人环顾四周,眼中满是迷茫。他们不熟悉这里的就医流程,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办理手续,更不清楚接下来该做些什么。孩子因为病痛而显得虚弱无力,靠在母亲的怀里,偶尔发出一声声微弱的呻吟,让夫妇俩更加心急如焚。在人来人往的医院附近,各种陌生的面孔和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他们感到更加迷茫和无助。
就在这时,秦丽君快步上前,关切地问道:“你们怎么了?需要帮助吗?”中年夫妇看到秦丽君和郭迎冬,面露焦急地说:“我们要带孩子去医院,但行李太重了,实在走不动了。”秦丽君闻言,立刻转头对郭迎冬说:“我们一起来帮忙。”说着,她们便接过中年夫妇手中的行李箱,秦丽君边走边用温暖的话语缓解中年夫妇的焦虑,询问孩子的病情,用温柔的声音安抚着孩子:“别怕,我们很快就到医院了,医生会治好你的病。”将一家人送到了医院门诊部,又耐心告诉他们具体的排队问诊流程,中年夫妇感激地说:“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们真是好心人!”秦丽君微笑着摇摇头说:“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希望你们的孩子早日康复。”说完,她和郭迎冬便转身离开了医院,继续她们的志愿工作。
在志愿分队里,秦丽君是大家心中的“不老传奇”。她不仅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还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夏日炎炎之际,队长何小卫曾因担心她的身体,减少了她的志愿服务排班,但秦丽君坚持常来,“选择成为志愿者,就是选择了一份承诺、一份责任,传递一份爱心、一份温暖。”她说,“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尽自己的力量为大家服务。”
蹲点手记:
78岁的秦丽君是志愿团队中年级最大的,可她却以年轻心态与旺盛精力,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穿越城市,只为传递温暖。她用行动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人,在志愿服务中,她不仅是帮助者,更是心灵的抚慰者,她的人生境界,是坚守承诺与责任,用爱心温暖他人,活出了不凡的风采。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信
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