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月10日讯(通讯员 柴舟)将办公室从街道办事处搬进大市场,直线距离只有短短两公里,却能把司法行政工作延伸到市场,打造为企服务的前沿阵地,为商事矛盾的化解开启“直通车”。
“不用出市场就能得到法律援助,我们遇到的不少问题得到了快速解决。”在长沙市芙蓉区三湘南湖大市场,“乔迁”至此的芙蓉区湘湖司法所每天都会迎来不少咨询的商户和企业。
这是芙蓉区2023年的一项创新举措。坚决扛起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提升涉企法律服务,芙蓉区在“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中高度重视市场和经营者的法律需求。2023年年初,长沙市湘湖管理局、芙蓉区司法局协作将芙蓉区湘湖司法所从街道办事处搬进三湘南湖大市场,在保障履行11项司法行政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商事领域的法律服务,挂牌成立一个全省区县首创的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为市场及周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据悉,一年以来,该中心共为529家企业商户提供了“法律体检”,调解及参与调解纠纷297起,涉及金额1300余万元,受到商户广泛好评。
湘湖管理局下辖的三湘南湖大市场是一个以经营家电、建材、家具、布艺、五金、汽车配件为主的综合性批零市场,总占地面积120亩,成立于1993年,现有企业近3000家、个体工商户7000余户、从业人员3万余名。周边还建有阿波罗商业广场、锦泰广场、马王堆市场等商圈。面对如此集中的市场和庞大的商圈体系,在湘湖街道和三湘南湖大市场的大力支持下,区司法局在此选址建所,精准打造了一个为市场主体提供商事法律服务的前沿阵地。
“商事法律服务延伸到市场,是打通服务市场主体‘最后一公里’的现实举措,将从源头上快速处置经营性矛盾纠纷,对保增长、稳预期、促发展有较大的利好。”在长沙市湘湖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石磊看来,司法所除发挥法定职能外,还应凸显服务经济、服务市场、服务企业的特色功能,也是畅通市场诉求反馈渠道、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
“乔迁”新址后,湘湖司法所利用“离市场主体更近了”的优势,主动对接市场管理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动员工作人员走进市场,收集中小微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分门别类、集中研判,找准其中的法律风险点。为了畅通信息渠道,湘湖商事法律服务中心还与市场党群服务链、青年先锋岗、安保协防员和地域商会、行业协会等38个网格的321名网格员建立业务联系,通过网格员日常巡查和上门走访收集情况,建立基础台账。
除此之外,湘湖商事法律服务中心还依托专业的民商事律师团队,推出了精细化服务市场主体项目。“为了提升服务专业层级,我们在辖管的律师事务所中选取13个所建立委派轮值的业务合作关系,择优选聘资深律师和法律专家组成工作团队。利用省高院、高检和市律政大楼的驻区优势,吸纳退休法官检察官加强业务指导。”湘湖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黄山介绍,有了强大的服务队伍后,中心根据市场法律需求,设置了坐班律师接访、公证鉴定人员轮值、市场监管案件受理、诉讼审判机关及诉源治理衔接等常态化服务项目,侧重商事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宣传、契约合同法律审查、资金流转风险把关等法律服务。
“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微企业,很难有钱去聘请专业律师服务,现在免费的法律服务天团直接送到了家门口,大家做生意更有底气了。”刚接受完免费的合同契约、劳资用工、物流运输、房屋租赁等方面的“法律体检”服务后,长沙国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谢艳平由衷点赞道。
来源:红网
作者:柴舟
编辑:赵婧
本文为芙蓉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furongnews.com/content/646845/54/1343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