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

来源:红网 作者:李干 编辑:韩阳 2022-04-06 16:20:33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4月6日讯(通讯员 李干)“老伴,我又想你了,你好吗?你最后的奉献精神已影响到了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大家拟相约百年之后追随你的脚步......你同意吗?我,仿佛看见了你,笑着张开了双臂……”4月5日,清明节,林淑莹正在参加长沙市红十字会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线上缅怀活动,这是她写给老伴耿辛贵的寄言,林淑莹不禁眼角再次潮湿。

1月25日,93岁的老人耿辛贵因病离世,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遗体及角膜无偿捐献给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微信图片_20220405151540_副本.jpg

湖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为耿辛贵颁发的荣誉证书

“早在1999年,我们偶然谈及身后事,他说,‘我走后,你要跟孩子们沟通好,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医院用于科学研究。党给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耿老的爱人林淑莹回忆道,他曾担心儿女们不忍心遵从而反悔,病重时又再三叮嘱:“一不设灵堂,二不举行追悼会,三不向遗体告别,一定要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

20多年过去了,这位党龄70年的老党员初心未变,临危之际仍然记得“党员,要讲奉献”。

“老干扶新枝”,他奉献温暖和智慧

耿辛贵1948年进河北冀东政法公安学校学习,1949年入伍,后随部队学员团南下入湘,奋战在公安战线,后在多家科研单位任职,1983年调入韶光电工厂任副厂长直到离休。

离休后耿辛贵和爱人林淑莹一直居住在芙蓉区东湖街道韶光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我们都认识,经常来看望我们老两口。”林淑莹说,“耿老之所以坚定地留在社区养老,一方面要给国家省钱,节约养老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社区有归属感。”

“他平时连剪头发的钱都舍不得花,平时的吃穿更是节俭,一件衣服穿很多年。但是,在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到社区来帮助我们。”谈及耿老的奉献精神,韶光社区党建专干梁赛介绍,“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耿老一直关注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灾区人民,第一时间组织离休支部的老同志捐款,自己带头捐款2000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和妻子低调捐款1万元,并嘱咐社区不要声张。”

“化作春泥更护花”,他的精神和观念被传承

据林淑莹回忆,耿老离休前每天晚上在书房里学习专业知识,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都刻苦钻研、兢兢业业, 老同事们都叫他“拼命三郎”。他总是告诉子女,真正的热爱是奉献,做什么工作都需要为之付出、奉献,甚至是牺牲。在耿老的教育下,孩子们成长为优秀的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负着职业使命。

耿老是子女心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工作狂爸爸”,也社区孩子们口中和蔼可亲、会讲故事的“猴子爷爷”。

家住韶光社区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他是一名党员,乐于助人的心总是热烈的。当我们随地扔垃圾,他就郑重其事地批评了起来;我们骑自行车摔了跤,他也会把我们扶起来,紧张兮兮地问一通,确定没事了才走开……”看到笑笑同学的文章,林淑莹感动落泪,“我心里替耿老感到欣慰。红色基因要代代传承,社区党委会让耿老这样的老党员们在社区教育方面发挥光和热,给孩子们做好红色教育,这也是奉献精神的传承。”

芙蓉区东湖街道韶光社区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缅怀的新风,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引导居民群众摒弃封建陋习,转变祭扫旧俗,弘扬时代新风尚。目前,韶光社区已有多位老人表示,支持移风易俗、丧事从简,有6位老人有意向签署遗体捐赠协议。

来源:红网

作者:李干

编辑:韩阳

本文链接:https://www.furongnews.com/content/2022/04/06/110929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芙蓉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