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曙光“红色娘子军” 抗疫背后鲜人知

来源:红网 作者:袁珍 编辑:韩阳 2022-04-01 15:13:33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4月1日讯(通讯员 袁珍)疫情形势严峻,任务骤增,长沙市芙蓉区朝阳街道曙光社区党委书记易唯总是有接不完的电话,处理不完的事情,可是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好每一件事,尽心尽力把细节做到位,确保社区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她来说,社区就是她和"战友们"的"主战场",自己就是先行者,带领着这帮娘子军冲锋陷阵在一线。

同舟与共济,在最需要的地方

在父母眼中,易唯是一个态度严谨的“女强人”,在丈夫眼中,也被一度调侃成霸得蛮的“女汉子”,在儿子眼中,妈妈就像个“女超人”无所不能。此次疫情易唯和他的丈夫都坚守在一线,70多岁需要常年服药吸氧、身体病恙的父亲和正值升学的孩子都只能由她68岁、身患高血压的母亲一人照顾。“大家”与“小家”中的忙里忙外,一句来自家人的话“唯唯,家里的事情就放心吧,有更多的人需要你”成了她的定心神针。女儿、妻子、母亲、社区领头人的“四重”身份,让她在家人最朴实无华的付出和曙光社区所有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全身心的工作。

易唯_副本.jpg

易唯帮助老人使用手机进行健康码注册

愿“甘”于奉献,与君同心战“疫”

她来自距离长沙1625公里的甘肃,2015年奔赴至长沙,远嫁他乡,只为成就一个幸福家庭。她就是朝阳街道曙光社区一名工作人员——董玉梅。丈夫王枭是朝阳街道人民新村社区党委书记,也一直在一线抗疫。他们战胜了1625公里的距离,如今,相隔564米,却因为加班、值班总是很难相见。正因为他们都共同坚守在了各自特殊而又平凡的岗位上,让正处于初三关键时期的女儿,在距离中考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只能跟随父母转战到社区学习,懂事的孩子在艰难的环境中也坚持自觉学习。这一家人,舍小家,为大家。可谁知道在他们坚强的外壳下,心里对女儿却有着太多的心疼和内疚。

董玉梅_副本.jpg

董玉梅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做登记

是二胎妈妈,更是抗疫“女将”

朝阳街道曙光社区工作人员罗婷、赵珍妮,她们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同时也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抗击疫情期间,她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两个孩子,只好把他们托付给年迈的老人。

6岁的程程和3岁的毛坨是珍妮的两个孩子,正值最顽皮的年纪,经常让她很是头疼,更别说家里70多岁的老人。她加班回到家,细心地发现毛坨很晚了还一直在哭闹,满脸通红,老人也疲惫不堪,她一量体温发现毛坨竟然烧到了42度。但是第二天她只好转身投入到抗疫工作当中,她心里还是牵挂着毛坨,虽然距离家里骑车只需要短短5分钟,但也没能抽出时间回家看一下,想着昨晚他那红彤彤的脸颊,珍妮心里五味杂陈......

赵珍妮_副本.jpg

赵珍妮给试剂贴上条形码

罗婷的公公也是用尽“十八般武艺”为她筑起了一道最暖心墙,她丈夫因工作一直在外地出差,疫情期间,都没能回家,爷爷用尽浑身解数独自将6岁的佳佳和3岁的君君安顿在小家里,才能让罗婷在大家庭里为群众保驾护航,抗击疫情。老人家年纪大,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每当罗婷从核酸检测点一下来,就要马不停蹄的处理佳佳学校的事务,为他们上传健康码、行程码、回复群消息........一刻都没有停歇。在疫情中,她冲锋陷阵,下了战场,也马上转变身份,当一名称职的好母亲,每当深夜回到家中,看到已经熟睡的两个儿子,她心底都是对家人的感激。

罗婷_副本.jpg

罗婷为做核酸的居民扫码登记

抗疫最前线,当硬核真女子

“谢姨,您今天又过来做核酸了啊!”王艳在核酸点给居民做登记的时候,总是能碰到许多“老朋友”。她手里有本“一本通”,是一个看上去破旧的厚厚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许多家庭的详细情况,多年的积攒,让她对居民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她总说:“只有熟悉我的‘家’,熟悉我‘家’里的每一口人,才能和‘家人’融为一体,才能为‘家人’解忧排难。”身患糖尿病的王艳把社区当作家,总是主动请缨在社区值守,凌晨为医生带路到隔离人员家中采样......点点滴滴,让这个团队都为她点赞!

王艳_副本.jpg

王艳夜里冒雨巡查辖区药店

还有着太多未能一一述说的故事,这些铿锵玫瑰只是社区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没有丰功伟绩,只有夙夜在公。职责所在、使命使然,她们在平日里默默奉献,在关键时刻同样义无反顾,这也许就是社区工作者对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诠释。

来源:红网

作者:袁珍

编辑:韩阳

本文链接:https://www.furongnews.com/content/2022/04/01/110760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芙蓉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