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长沙9月11日讯(通讯员 易江)今年以来,芙蓉区火星街道党工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建“日学周访月评”基层党建治理品牌,通过实施“每周一访”机制,开启“党建+营商环境”新模式,为芙蓉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力赋能。
干部组团到一线,纾难解困“零距离”
“自从有了‘每周一访’制度,老问题、新矛盾都能妥善又快捷地得到解决,社区治理和服务越来越好,我们做生意也越来越省心。”不少辖区商户表示,这一制度让大家畅所欲言,诉求有了着落,生活有了奔头。自从火星街道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的“党群连心领导小组”,每周三安排街道领导、干部组团下到基层、楼栋、小区开展“每周一访”,通过现场问需、联合会诊、跟踪回访,将商户“问题清单”变为街道的“行动清单”,实现“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责任区、大事不出街道”。据统计,共搜集诉求225条,解决难题146个,办结率90%,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火星街道月桂社区的老旧小区居民楼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近些年来,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原本无物业的开放式老旧小区车辆停放难题凸显,加上外来车辆的挤占,居民回家抢车位、小区见缝插针乱停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火星街道“每周一访”收集的疑难问题,街道党工委迅速组织居民代表开会征集意见后,引入第三方公司,月桂社区智慧停车改造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三期改造完成,智慧停车改造实现了社区老旧小区的全覆盖。经过改造后,老旧小区新增停车位100多个,外来车辆停放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为辖区商户营造了和谐、稳定、有序的服务环境,有效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凝心聚力破壁垒,服务企业“再加速”
火星街道成立8支“党员红色小分队”,每周安排一天深入企业、门店,做到“有店必到,有人必访,有难必记”。其中,班子带头联系规模企业12家,在指导党建工作的同时调研企业在注册审批、成长发展等过程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以优化服务为突破口,建立办理沟通机制,着力提升工作质效。同时,全面发挥各级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种资源向一线聚集,探索推行“一企一见面、一企一对策”新模式,不断增强“党建+营商环境”工作的针对性,助力辖区小微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由于建安新商汇楼内办公场所多,人员多,经常发生电梯困人、电梯掉层事件,今年5月街道党工委通过“每周一访”了解具体情况后,迅速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建安业主委员会对电梯进行了更换,全力营造栓心留企的工作环境,让大楼里的225户企业安心办公。陶家山社区汽配城道路路灯因电费原因多年不亮,上半年,街道党工委在广泛征集居民意见、组织召开居民代表议事会后,社区联合新合村经济合作社投资10万元惠民资金恢复了汽配城安置小区路灯照明,大大方便了附近商户和居民的出行,营造更加便捷、和谐、文明的城市环境。
组织搭台建商会,打造产业“聚集地”
发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成立党员走访摸排小组,利用周末时间深入企业、单位及门店等实地走访和了解安全生产、环保治理、生产经营、复工复产及用工情况,找准影响辖区内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局域性问题。通过召开企业“暖心”会、现场会,对接资本、市场、金融、法务等资源,牵头成立马王堆海鲜市场商会、陶瓷城商会,推动行业抱团转型发展,切实增强本土企业竞争内力。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兴和社区陶瓷建材市场受到巨大的冲击,门面、住宅空置率持续升高,居民忧心忡忡。街道在收到社区反馈的情况后,立即启动“吹硝报到”机制,于5月13日召开马王堆陶瓷市场商户代表座谈会,长沙银行东城支行、兴和社区、马王堆陶瓷市场商户代表、两新组织负责人等参会“报到”,共同发声助力,提出创建商会组织,建立线上线下品牌营销和大型仓储基地,实现供应链、生产链对接,全力打造“长沙陶瓷市场总部经济区域”品牌,将市场引向规范化、常态化、高效化发展。目前,商会已发展会员企业50余家。
服务好、人心定、事业兴。火星街道党工委通过实施“每周一访”机制,给辖区企业、商户吃下“定心丸”,进一步释放了优质营商的“强磁场”,也必然带动更多合作朋友圈,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易江
编辑:唐甬梅
本文为芙蓉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furongnews.com/content/2020/09/11/829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