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藏龙卧虎”来形容“医路相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雷锋志愿者们并不过分——这里的志愿者们曾经或是桃李满天下的巧匠园丁,或是救死扶伤的白衣素手。而最能用“一身正气”来形容的,或许便是葛志强了,他身着的衣色变了又变,从“迷彩绿”到“警服蓝”,再到如今鲜艳的“志愿红”。不变的,是他一颗炽热的初心。
“医路相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获得社区表彰。左一为葛志强。
初见葛志强时,他爽朗慈祥地对着大家一边摆手一边打着招呼。但葛志强的左臂似乎有些异样,在活动时不太使得上力气——那是他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中弹时,由于情况紧急,葛志强自己便直接把子弹从伤口中取出来,后来差点截肢所留下的“印记”。从部队光荣退伍后,葛志强成为了广铁长沙公安处一名人民警察,直至2018年退休。由于旧伤需要调养,身体又有些大大小小的毛病,葛志强退休后,家人想要其好好休息,安安心心颐养天年,但葛志强“消停”了不久后,便又转身投入到了志愿服务的队伍之中。
按葛志强的话来说,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起初只是因为“闲不住”,想要发挥发挥“余热”,但在一点一滴的志愿工作之中,葛志强慢慢的开始体会到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就感与获得感,他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发挥出了许多年轻志愿者们都所不及的光和热。
2023年10月的一天,葛志强早早地便来到了“医路相伴”志愿服务站中值班——与其他志愿服务站有所区别的是,由于“医路相伴”文明实践站所服务的对象多是前来湘雅二医院就诊的病患,许多患者清早便会前来医院挂号或是在周边先行就餐,早上的服务站附近便已经是熙熙攘攘。
这时,葛志强注意到服务站的门前似乎有些动静,定睛望去,一个年轻的母亲牵着约莫五六岁的儿子从门前经过时,突然停了下来,只见这位年轻的母亲蹲了下来,焦急地用手反复抚着儿子的额头,而小朋友的脸色发白,闭着眼睛靠在母亲怀中。葛志强立马来到服务站门前,把这对母子俩先行请了进去。经过询问,原来这对母子俩来自湖南新化,由于孩子最近身体不适,便来到了湘雅二医院准备就诊,母亲挂了号后想着简单吃个早餐就直接就诊,谁知刚刚吃完早点准备返回医院时,孩子便突然说头晕走不动路了便倚靠在母亲怀里。
10月的长沙仍难掩燥热,孩子本就身体不适,恰好又是流感的季节,从外地赶来舟车劳顿,加之就诊起得比较早,孩子突然头晕让妈妈心急如焚,但一时间又难以判断是何原因,于是动了想把孩子直接送到急诊的念头。葛志强看了看孩子的气色,又详细询问了孩子最近是否有咳嗽、发烧等症状,在综合研判后,葛志强眉头舒缓了下来。他要母子俩先坐一会儿不用着急,自己马上跑出了服务站,没隔两分钟,葛志强便带着一袋晶莹返回,让孩子服下。大概又休息了二十分钟,孩子气色便红润了起来。原来,经过葛志强询问与判断,孩子的症状大概率是因为低血糖引起的——由于母亲觉得上午就诊时可能需要给孩子抽血,便刻意没有给孩子吃早饭。来回奔波之下,加之孩子已有十多个小时未进食,孩子便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这位母亲对着葛志强和其他志愿者们连连道谢:“我们真的需要你们。”出门前,孩子冲着志愿者们甜甜地笑着,用稚嫩的声音说道:“谢谢爷爷奶奶们。”引得大家一阵莞尔。
“他们的需要让我也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葛志强说道。对他而言,抽象的获得感与成就感都是从实实在在的学雷锋志愿工作里体会到的。志愿服务很难说是一份“责任”,但挺身穿上了这身红马甲时,便意味着选择了挺膺作为。
我们需要他们,我们也希望成为他们。
蹲点手记:
从军人的“迷彩绿”到人民公安的“警服蓝”,再到退休后披上的“志愿红”,葛志强身着的衣色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他奉献自我、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向他看齐,便是向先锋看齐,向模范看齐。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诚植
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