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浏阳河畔一个不大的小区内,一群孩子正在菜园旁聚精会神地听一位老党员讲述一粒种子是如何变成果实的故事,时而欢声笑语,时而掌声齐动......这一幕在芙蓉区东屯渡街道东屯渡社区枫树小区里已经上演了很多次。
枫树小区能有今天的变化,全都靠小区有了一个专心为居民服务的自治委员会。作为最早一批拆迁安置的农安小区,枫树小区无人管理的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区治理的难题,居民时常怨声载道。
一年前,东屯渡社区为了改善枫树小区居住环境,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小区自治新模式,这一“红色菜园”便是小区自治委员会用心耕耘的成果。通过小区“微改造”将闲置地块有效利用,由自治委员会牵头将原来社区文化公园内的杂草丛生的“闲散微地”改造成“金角银边”的小菜园,通过小菜园搭起了邻里之间的“连心桥”,让幸福种子在居民心田开花结果。
“好想法”更需“好带头”
小菜园的建设起源于一次社区举办的“芙蓉夜话”。原来,东屯渡社区文化公园在初建的时候为了保留这里曾经是农场的发展印记,规划了近80平的菜园子,但因菜地矛盾纠纷,现在早已变得杂草丛生。
座谈会上,不少居民谈到虽“洗脚上岸”多年,但看着这块菜地被闲置荒废,还是希望能把地整出来种种菜、劳作劳作,也能美化环境。
菜园改造的事情具体细致,谁来牵头?
今年64岁的邓有泉是一名老党员,他既是小区业委会、自治委员会主任,更是枫树小区党支部党员、“三长”。座谈会上居民们表达出的“土地情节”,被邓有泉“听了进去”。
为了尽早实现居民的小小心愿,邓有泉带头为小区微改造多次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有可行性后,他跟社区积极争取,多方协调邻里矛盾,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将杂草丛生的“闲散微地”开辟成若干块小菜园,将这些小区内的“边角料”改造成居民眼中的“香饽饽”。
“没想到小菜园这么快就整理出来了。”那天在会上提出此事的居民听闻此事后,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邓有泉带领志愿者一起为菜园子编制围栏
菜园建成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党员和志愿者经常主动过来翻地、编制围栏、除草消杀、浇水施肥等,在这片小菜园中追忆往昔、忆苦思甜,时不时还能看到小区的年轻人和孩子们也围坐在周围。昔日的“空闲地”,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小菜园,小区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方小菜园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集体的关系重新缔结,成为撬动社区基层治理架构的支点。
“有收获”惠及“好邻里”
自从小菜园建成后,时不时就有辣椒、空心菜、韭菜等新鲜时蔬成熟,每当到这个时候,小区自治委员会的几个老党员就是最忙的时候,每天“巡查”小菜园成了他们的必修课,日常照料十分上心。
而到了摘菜的时候,他们会喊上热心的党员、志愿者一起参加,将采摘下来的蔬菜、辣椒等分包装好,优先上门赠送给小区的孤寡困难老人,为他们送去一份关爱与温暖,剩下的则放在小区的党员志愿服务点,给有需要的居民自行拿取。如果还有剩余,邓有泉就会自己再贴几个菜,邀请一起劳作的党员们去他家举办个简单的宴会,一起共叙邻里情。
“现在大家都会出来看看菜园,也会一起分享收获,邻里间的关系变得紧密了,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居民王阿姨笑盈盈地说,以前邻居之间走动比较少,碰到一些小矛盾也不知道怎么解决,现在时常一起种菜、打理菜园,交流的时间多了起来,有什么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眼下,已时至夏日,小区引进的鸡冠花苗也正开得生机盎然,在邻里“连心桥”的引领下,枫树小区也真正实现从“无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了”到“管得好”,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
“墙内开花”也“墙外香”
邓有泉同志为孩子们科普农作物相关知识
如今,枫树小区的小菜园不仅墙内开花,更是香到了墙外。辖区育才二小的老师了解到学校附近有这样一块农作物的“科普宝地”,于是主动联系社区表示想不定期组织学生过来体验农耕文化,社区欣然答应了。
为了迎接这次学生实践,枫树小区的老党员们可谓是费尽心思,考虑到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城里长大,鲜有人知道自己每天所吃的蔬菜瓜果是如何从一粒种子成长为果实的,几经折腾,他们不知道从哪收集到了锄头、铁犁、独轮车、打谷机、石墨等一些耕地用的老物件置于小区中,打造成了一个独特的农耕文化公园,完整展现了种子如何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参观的时候,几个有种地经验的老党员全程陪同,耐心给小孩子解读,“这是辣椒树、这是小白菜.....”“这是打鼓机、这是犁地用的铁犁......”。
参观完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我们不仅学到了农作物的相关知识,更是对传统的农耕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对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听到这些话,枫树小区居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枫树小区打造的菜园就像一本打开的教科书,给了孩子们农耕体验的学习机会,他们在劳作中亲近自然、感受劳动的艰辛,志愿者也收获了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成果被欣赏的满足。滴滴汗水、累累果实绘出了一个大大的“同心圆”,温暖着枫树小区的每一个人,也成为农安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的一个好样本。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柴舟 邱霞 祝萱
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