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好和解拯救机制 助力小微企业良性发展

来源:芙蓉区人民法院 作者:孙红梅 编辑:赵婧 2023-11-27 22:13:50
—分享—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企业破产案件不仅事项繁琐、程序复杂、而且涉及利益多,影响面广,一直是审判实践中老大难的问题。

如何助力小微企业腾笼换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帮助困难企业“涅槃重生”,也着实考验着法院的智慧。

今年以来,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积极使用和解拯救机制“小切口”,做好小微企业破产审判“大文章”,助力企业涅槃重生、良性发展。

图片

创新思路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申请破产清算程序,是我十分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当时为了公司的运营,我们也耗费了大量心血,现在公司能够起死回生、重新起航,我们有信心,有决心!”长沙市某公司实控人刘某某说。

A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视力健康的企业,在视力健康行业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有一定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受各种因素影响,该公司业务锐减,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资金链随即出现断裂,无力支付员工工资和办公场所租金等费用。

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缺乏清偿能力,2022年11月,最终公司还是向法院递交了破产清算申请。

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案后,主审法官调查发现,该企业虽然有一定的负债,但具备破茧重生的价值。尽一切可能,也要让企业赢得一线生机。

经过与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等多方联系,法官联系到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某某。

“如果能够清偿债务化解纠纷,利用公司既往的品牌价值,公司运营肯定会慢慢好转的。”承办该案件的法官劝说道。

经多次沟通协商,刘某某最终表示,愿意自筹资金代公司清偿全部到期债务,并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之前,全部支付完毕,至此该案债权人的债权基本全部得到清偿,其中职工债权清偿率为100%。该破产案件仅用时69天顺利审结。

现如今,这家“浴火重生”的企业在相关部门、法院、管理人、企业自身等多方努力下,正逐渐重拾信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今年来,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用现代化破产审判理念,审结企业破产案件25件,推动12家“僵尸企业”平稳出清,化解债务2053.66万元,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能动司法助力企业脱困重生

经营困难、资不抵债、欠薪涉诉……今年5月,长沙市A传媒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拖欠员工工资,被前员工孔某某诉至法院并进入破产清算阶段。

A传媒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成立于2021年3月,注册资本200万元,业务范围主要为文化活动服务、文化娱乐经纪、演出经纪、文艺创作服务等。

2021年至2022年期间,A传媒公司受各种因素影响,无法正常开展相关业务,导致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员工工资等,部分员工陆续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孔某某就是其中一员,2023年5月,孔某某依据劳动仲裁裁决书向芙蓉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执行未果,向芙蓉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转破产。

在破产申请审查中,承办法官发现该传媒公司名下没有任何有效资产,若公司就此破产清算,债权人的债权清偿率为零,该传媒公司也将归于消亡。

有没有办法,既保障债权人的最大化利益,又能帮助企业纾难解困?

为此,承办法官立即调整办案思路,积极引导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商,尽可能促成双方和解。经过承办法官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积最终双方初步达成和解协议。

2023年8月9日,在承办法官的指导下,管理人第一时间起草了和解协议。该传媒公司向芙蓉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和解并提交和解协议草案,8月11日,芙蓉区人民法院依法裁定A传媒公司转入破产和解程序。

8月14日,和解协议草案经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依据和解协议,职工债权清偿率为80%。8月21日,芙蓉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认可A公司与债权人孔某某和解协议,并终结破产程序。

该起破产清算申请自受理至和解成功仅用时90天,自法院裁定和解至和解成功仅用时1天,这家小微企业就此获得了重生。

精准高效延伸司法服务触角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

为给辖区企业提供更具专业化、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尤其是涉微小企业破产重整案件,芙蓉区人民法院建立了“普法+回访”机制,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为企业带去了“全面体检”和体贴的“售后服务”。

“谢谢法院,谢谢法官,帮我们盘活了资源,现在公司又能够正常运转了。”

B公司是长沙市一家教育培训企业。从资金链断裂,出现债务危机到破产重整焕发新生机,芙蓉区人民法院积极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帮助企业盘活了资产,现在业务稳步发展。

2023年6月,芙蓉区人民法院破产审判团队对该企业进行回访,全面了解企业法治需求,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

“如何规避用工风险?”“签订合同应该注意些什么?”今年3月15日,芙蓉区13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听取了芙蓉区人民法院民事法官做的题为《企业如何预防和化解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的普法讲座。

“法官给我们讲授法律知识,公司生产经营也更加有底气了。”“有专业人士的指导,现在我们企业防范风险的意识更强了。”企业家代表听完讲座后,对法院能动司法,主动上门进行“法治体检”,并就如何防范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进行专题指导频频夸赞。

不仅如此,为契合企业发展需求,解答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芙蓉区人民法院精心整理了《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指引》手册,让企业守法经营、规范操作更具指导性。

今年来,芙蓉区人民法院领导班子率队走访了辖区多家企业,叩门问需,为辖区企业“把脉问诊”“对症开方”。共开展走访30余次,组织召开座谈会15次,举办法律讲座8次,为企业解答法律问题70余个,反馈处理相关需求37件。

来源:芙蓉区人民法院

作者:孙红梅

编辑:赵婧

阅读下一篇

返回芙蓉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