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过后的黄昏,宜散步,宜靠近一条河流。我住在浏阳河边,经常会慢慢走到汉桥。看黄昏日落,直到明月皎洁。
这里的日落,是人们观赏和拍摄的重头戏。摄影师背着器材,在桥上寻找最佳的角度。游客们站在落日背景前面,要朋友帮忙拍下他们与落日的合影。有几位游客大概是一起先爬了岳麓山,又去了橘子洲头,然后晚上住在汉桥边的。其中一女士兴奋得连房卡从裤兜里掉下来都没有发现。另外一位,则是大声朗诵起自己写的诗。我只听见“岳麓山如何如何,橘子洲头如何如何”,然后他大声说:“下一句,我必须要把汉桥日落写进去。”他们的欢乐也感染了其他人。原来看见真正的美景,真的会让人“诗兴大发”。
落日很慷慨,变幻出各种鲜明的色彩,蓝、紫、红、橙、黄、白。然后组合成层叠的形状,围绕日落延伸着。每隔一段,就会形成新的图案。城市建筑深深浅浅的灰,成为钢筋水泥沉默的背景。那些玻璃窗反射过来的,是落日璀璨的橙红色,像是铺了一层蜜糖。
汉桥,见证了无数黄昏的美;落日,给汉桥镀上了金色。给河流,也画出漂亮的光影。几条金灿灿的水纹点缀了河流,让我想到“落日熔金”。浏阳河西岸的辛追夫人雕塑,静对着落日的方向,已默默凝视好多年。
色彩瑰丽的黄昏过后,是清凉的夜晚。汉桥被浅淡清辉笼罩着,河流也闪烁着点点光芒。夜晚波光粼粼,此起彼伏,有种说不出的宁静,好像能抚平人心上的皱褶和洗涤灰尘。虽然已进入农历七月,那些龙舟爱好者还是坚持在汉桥附近的水域操练,还会听见划龙舟的击鼓声、呐喊声,看见他们矫健的身姿。龙舟的船舷,从头到尾有一排明亮的灯,与天上的星光,桥上的灯,岸边的灯光,交相辉映,融合成光的乐章。而河流,也变成了光影的河流。
桥的两岸,卖茶水的人已摆好桌椅,人们可以坐在那里饮茶聊天吹风。我也曾和几位朋友坐在那里,举茶邀明月,坐上两个小时。我还在堤岸上发现了盛开着的,一丛丛叫做“水鬼蕉”的白色花朵。它们的花瓣像是吐丝,又像纤纤玉指,婉转轻柔。以花瓣的纯白,迎着月色。清冷孤傲,带着仙气。
在这里悠游静坐,是可以忘忧的。
有一个晚上,我坐在汉桥上听来自湘西的青年男子唱《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他没有用灯光,也不去看手机屏幕的提示,只是在夜色里若有所思温柔吟唱。我看不清他的脸,只听得他声音纯净悠扬,情感真挚,非常动人。我想,他走过的地方,见过的风景,一定像他唱过的歌一样多吧。那个夜晚,他的个人演唱会,吸引了所有在桥上休闲的人们倾听欣赏,也成为汉桥的一道最美风景。
关于汉桥,我知道的是,这是长沙第一座人行景观桥,2019年2月建成。有着新月的形状。据说是以马王堆出土的,半箱式汉琴外形为设计灵感。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线条都是那么优美流畅,有着深藏的古典韵味。这座桥像是横卧于浏阳河上的琴,河水流过时,便是拨动了琴弦,弹奏出动人的旋律,生生不息。
汉桥有两层,下层可以骑电动车自行车。上层则铺满绿植鲜花,藤蔓低垂,虽然在桥上,却宛如置身于河上花园。上层是散步休闲的,是消暑听风的好地方。附近的人都喜欢来到这里乘凉,小朋友嬉戏追逐,大人们吹着河风聊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方便两岸的人们往来和休闲,是汉桥的实用性。它的另一面,是“青山不墨千秋画,浏水无弦万古琴”的诗意。
浏阳河汉桥,落日与月夜,绚烂与平静,都很美。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文爽英
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