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芙蓉区荷花园街道杨家山社区,提起街道的热心人,众多老居民的口中都离不开唐小弟这个名字。
1963年出生的唐小弟是一名退伍军人党员,现担任杨家山社区城管专干一职。2018年,唐小弟因罹患舌部恶性肿瘤做了舌部部分切除手术,影响了语言表达能力。尽管如此,他仍旧坚持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辛勤耕耘,从事城管工作20多年来,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展现了退伍不褪色的风采。
带伤坚持工作,诠释责任担当
“我还能坚持!”2018年,刚做完舌部恶性肿瘤切除手术不到一个月的唐小弟就返回了工作岗位。清理市民丢弃的废旧堆物与高空悬挂的垃圾是他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为了保障辖区良好的卫生环境,清运工作一天也不能停,唐小弟总是忍住手术伤口的疼痛,坚持完成所有整治工作后才回到家中。
2020年4月,唐小弟接受了第二次手术。术后休息了一段时间他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岗位,坚持奋战在一线。
“好,我等会记得吃药。”一天,还在广铁巷老旧小区忙碌的唐小弟接到了妻子的来电。原来,当天小区里有不少住户要接通天然气管道,唐小弟一整天都在一线现场忙于对接、沟通,早就忘了休息,直到接到妻子的电话,他才就着半瓶水吃下了当天的药。他全然没有顾上疾病带来的疼痛,全凭一股子“牛劲儿”,心里只想着赶快帮群众解决“燃”眉之急。
作为十多年的“老城管”,唐小弟日复一日冲在第一线。“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就要多出力,不怕脏,多吃苦,多‘吃亏’,甘做默默无闻‘老黄牛’。”这是唐小弟常说的话。
辛勤服务人民,彰显党员本色
有一种坚守叫“有我在”。从事城市管理工作20年来,唐小弟每天都风雨无阻地开展小区环境巡查,处理琐碎而繁多的社区信息,有时一天能接到30条待处理信息。不管工作多么繁杂,唐小弟总是加班加点处理完毕后才能安心归家。即使是晚上回到家里,他的电话也依然是居民们的“服务热线”,不管是社区同事还是居民家里,只要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出手帮忙。
疫情防控期间,临近退休的唐小弟更是放弃了更多陪伴家人的机会,毅然冲锋在抗疫一线,每天来回往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运物资。他从不喊苦喊累,同事和居民担心他的身体,劝他早点会去休息,他听后连连摆手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的使命。”唐小弟在自己的学习笔记中写道:“一个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无怨无悔。”
迎难解决问题,收获居民认可
社区工作复杂,城市环境整治工作任务重,这要求社区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需对实际问题进行“望闻问切”,梳理出问题关键后“对症下药”。
职院街A、B栋的居民1993年从八一桥片区迁入杨家山社区,但房产证迟迟没有办理下来,一直是社区“老大难”问题。这个最难啃的“硬骨头”又由唐小弟接了下来,他不厌其烦地做居民的工作,有的住户他甚至是“七顾茅庐”,最终争取到了大家的理解和配合。经过多方不懈努力,2022年,职院街A、B栋居民的房产证终于办下来了,大伙将锦旗送至了社区。现在,在杨家山社区职院街,只要问起唐小弟,周边居民都会为这位“老城管”竖起大拇指。
凭着对群众的热情服务,以及对工作的敬业奉献,唐小弟被评为建设更高水准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唐小弟依然不忘初心,以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展现着军人的本色。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芙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作者:高佳睿
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