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沈梦艳 周睿 长沙报道
近日,长沙市芙蓉区袁家岭中央文化区捷报频传。9月15日,第十七届文华编剧奖正式揭晓,湖南省湘剧院创排演出的湘剧《忠诚之路》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同日,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上,由湘绣大师邬建美创作的湘绣《群鸡图》获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忠诚之路》获第十七届文华编剧奖
中国艺术节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对各参演剧目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文华奖”作为我国最高舞台表演艺术政府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忠诚之路》的获奖是继湘剧《月亮粑粑》夺得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单项奖后,湖南省湘剧院出品的艺术精品再度获奖。
湘剧《忠诚之路》首演剧照
湘剧《忠诚之路》由盛和煜担任编剧,张曼君担任导演。湘剧优秀一级演员李希恩、邵展寰及湘剧优秀二级演员聂荔、曹威治等领衔主演。讲述了陈树湘在党的教育与培养下从稚嫩少年成长为优秀指挥员,用生命与热血书写青春的故事。
据了解,剧院在创排过程中曾多次组织主创人员考察采风,在积累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反复召开筹备会、研讨会、推进会,自创排以来主创团队和演员克服诸多困难最终得以将这样一部史无前例的历史文献剧呈现给广大观众,让陈树湘的英雄事迹传颂祖国大地。
湖南省湘剧院成立于 1949 年,20 世纪 50 年代被国务院誉为全国十大剧院之一,是袁家岭的文化地标。就当前芙蓉区正在打造的袁家岭中央文化区,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文艺是袁家岭的鲜明符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下,老字号正焕发新活力,湘剧院将与片区文艺工作者继续充分发挥着自身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推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湘绣作品《群鸡图》
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15日举行,由湘绣大师邬建美创作的湘绣《群鸡图》获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1999年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联合主办的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本届“山花奖”共评出获奖作品20部(件、套),其中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8件,湘绣《群鸡图》是刺绣类唯一一件获奖作品。这也是湖南省时隔7年后,再次摘得“山花奖”。此前,邬建美作品曾获第八、第十、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此次已是邬建美第四次获此殊荣。
湘绣《群鸡图》获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图为颁奖仪式现场
湘绣《群鸡图》寓意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繁荣兴旺。作品从自然与生活中发现艺术表达的灵感,守正创新,巧妙运用 12 个色相,上百种色阶变化的蚕丝绣线,色彩丰富,雅艳相宜,针法活泼,采用施针、游针、掺计、混针、齐针等多种针法。作品构图饱满,鸡群的布局疏密有致,动态各一,栩栩如生,是一件主题 鲜明、工艺精湛的湘绣艺术珍品。
邬建美出生于湘绣世家,投身湘绣事业四十余年,2009年,在芙蓉区袁家岭成立长沙美伦湘绣。作为一位非遗传人,她因在湘绣领域的贡献,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宣部文艺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谈及未来,邬建美说,将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注重创新创造,立足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力图以好的创意创新,取得工艺水平的新突破。
袁家岭中央文化区,聚集着湖南省湘剧院、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三大传统戏剧戏曲院团,名家荟萃、精品不断:湖南省湘剧院先后有五位演员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湖南省京剧院张璇凭借在《向警予》一剧中的精彩演绎,成功摘得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并入选中国京剧艺术节;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创作的现代花鼓戏《夫子》荣获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现代花鼓小戏《一家亲》荣获“田汉小剧目奖”;作为国内演出市场的重要演出基地,湖南大剧院每年的演出活动平均达100场左右,每年接待来自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际演出团体,话剧、歌剧、芭蕾舞、交响乐等轮番上演。
近年来,袁家岭聚焦了众多目光,成为星城网红打卡处。“爱在袁家岭”交响乐快闪、何立伟名家工作室揭牌、《遇见袁家岭》原创宣传推广曲推出、“全球最小邓丽君”戴韩安妮演唱会上演……热点事件在各大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热传,也重新展示着一个新的城市形象。当前,随着惟楚文化广场、湖南文化广场(二期)、曙光集团地块、同发五一综合楼、佳兆业广场、敬天广场、友谊东、融通长城宾馆、湘邮大厦九大文化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一批主题鲜明、业态丰富的复合型文化产业空间即将迎新,将再次刷新人们对老字号袁家岭的全新认知。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沈梦艳 周睿
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