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往一样,长沙市公安局芙蓉分局定王台派出所民警杨曙光在工作中度过了“五一”五天假期。以杨曙光所在的丰泉古井社区警务室为半径的2公里范围,是丰泉古井和化龙池两个社区,这里人员熙攘、商铺鳞次栉比,治安状况复杂多变。五十多岁的他,在这方辖区已经扎根了十几年。
数天前,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发布公告,对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拟表彰的候选对象予以公示。杨曙光警官入选表彰候选名单。
这并不是杨曙光获得的第一个荣誉,“平安英雄”、全国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成绩突出个人、“最美基层民警”、“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一系列荣誉称号的背后,体现的是杨曙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警15年,他时常挂在嘴边的是:“我奋斗的价值就是能让社区居民把我当家人,用五星服务将社区建成有温度的社区”。
群众的“小事琐事”就是他心中的大事
2021新年伊始,家住都正街的赵楠衡老人特意到派出所找到杨曙光,向他鞠躬后说:“你身上有一种亲民的味道,与你接触很舒服……”
原来,老人的儿子离婚后没有工作,感觉生活无望而沉迷酒精。酗酒后,多次对老父亲动手动脚。是杨曙光一次次前往处理,并联系辖区的一家物业公司,帮助老人儿子解决了工作,让他儿子看到了希望,生活一步步走向正轨。“杨警官救了我一家三代人,我现在存了他的电话号码,这是一个救命的号码。”老人深情地说。
辖区有董姓小孩,刚满十三岁,父母因违法犯罪都在羁押中,有一个七旬的奶奶照顾他,今年六月他奶奶因病去世,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讲意味着什么。发现这一个问题后,杨曙光立即出面与社区取得联系,并通过民政局争取到救助,与学校领导协调解决续宿问题,全力帮助小孩渡过难关。同时,杨曙光还联系亲戚适时照顾孩子,让其感受亲情温暖和社会关爱。
小事连全局,小事连民心,不会办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就不会有社区平安的大局。杨曙光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十年如一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到的。
百姓赞扬:他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
家住白果园的张嗲嗲今年已经82岁了,老伴前年去世,儿女不在身边,生活上有许多不便。杨曙光走访入户时了解到这一情况,还发现张嗲嗲两腿出现了水肿,生活自理都很困难。杨曙光二话不说,立即将张嗲嗲送到医院,医生说,幸好及时送医院,再晚点就可能有瘫痪了。张嗲嗲出院后,其子女因工作原因不能长期守护,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危险,杨曙光联系社区,在张嗲嗲家里安装了一个“爱心门铃”。
化龙池社区居民黎向东身患糖尿病综合征,妻子又面临下岗,杨曙光帮其家属找工作,不定期上门照顾黎向东;社区居民张某在监狱几进几出,还一度成为“黑户”,杨曙光为其多方奔走办理户口,鼓励他融入社会,自主创业,张某有进步时,还会收到他的小红包鼓励;父母离异的失足少年小王,一度结交上社会人员,杨曙光与学校、家长、学生三方沟通,最后使小王回归校园……
80多岁的娭毑常静平有事没事喜欢到丰泉古井社区警务室来转悠,有人问她来这里有什么事。常静平回答说,“我是来看雷锋的,我没有见过真的雷锋,杨户籍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熟悉杨曙光的市民也评价他说:“他就像电影里的雷锋……”
联排联防,打造“最平安”警务区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治安”,杨曙光把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作为标准。他尽心履职,在网格化管理、智慧社区、雪亮工程建设中,加大与单位、物业公司横向联系。在化龙池酒吧一条街成立酒吧协会,把协会拉入到自治管理中。针对扒窃案高发与辖区单位一起成立反扒联盟,发动群众群防群治组建巡逻队,24小时在辖区开展巡逻。
杨曙光就是这样一个把社区当家、把群众当亲人、把工作当事业的人。自担任社区民警后,他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答应儿子的事情有许多没有做到,在儿子面前他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但在群众眼里,他为人本分,做事扎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虽然社区警务工作平凡而又艰辛,但他在这个岗位上觉得踏实、有成就感。
没有侦破大案的鲜花和掌声,没有与劫匪斗智斗勇的传奇,杨曙光以日复一日的付出,守护了辖区的安宁,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