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疫”线阵地,看她们的坚守让芙蓉花开

来源:芙蓉发布 作者:赵翼鹏 编辑:赵婧 2022-04-06 10:30:12
—分享—

社区书记、一线专干、基层民警、网格员……在长沙市芙蓉区的战“疫”一线,有这么一群不同岗位上坚守着的“巾帼英雄”,面对疫情侵扰,摇身一变成了“跑腿员”“检测员”“侦察员”“话务员”。尽管角色不停变化,驻守芙蓉“疫”线的她们,却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与担当,在疫情防控中,顶起温柔而又坚强的“半边天”。

乘“封”破浪,她是冲在一线的“跑腿员”

3月21日,文艺路街道五一大道351号大院发现一例阳性感染者,大院被划分封控区。识字里社区书记符虹曌立即请战,带头加入了封控区的志愿行动中,毅然决然投身防疫第一线。

在封控区,她是不知疲倦的“跑腿员”。大院分为东西区,40栋居民楼、1000余户居民、3000余人的生活物资全靠符虹曌他们这群志愿者肩挑手提送上去。她和小伙伴们负责东区11栋楼220户的物资配送,特殊情况应急处理,居民群里各类信息此起彼伏、应接不暇。“我的降压药快递送到了北门,请哪位志愿帮忙取下?”“我家小孩的书包送到了北门,请哪位志愿者帮忙送到东11栋501?”……“好的,我们就来!”

这几栋老人和小孩居多,饮用水需求大,93年出生的符虹曌,看似瘦弱,却能一把扛起15公斤重的桶装水,有时甚至连送10来桶,爬行楼梯1000多级,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虽然疲惫至极,但一到住户门口,女汉子秒变邻家小姐姐,眉眼间立即笑意盈盈,“您好,您的东西送到了,放门口储物盒了。”“小朋友,你的书包给你拿回来了,好好写作业哦。”热情温暖的话语如三月春风,驱散了居家隔离人员心头的阴霾。

一位小朋友专门为她送上自已精心制作的画作,她开心得和孩子比心,她说,“那一刻,再苦再累也觉得一切都值了。”

与病毒赛跑,她是24小时on call的“侦察员”

图片

刘艳正在进行流调溯源工作

“喂,您好,我们接到大数据反馈,需要跟您核实一下,近期您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呢?”“您居住在哪里?健康码什么颜色?做过几次核酸?”电话声此起彼伏。

卫健专干刘艳是军区社区流调溯源的一名主力军,带领着“侦察兵”们坚守在电话这头倾听着电话那头,社区每天平均流调数据400余条,上报信息,耐心解释,获取准确、真实的信息,齐心打一场疫情防控“数据战”。

“喂,妈妈,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那天,儿子的突然发问竟让刘艳一时难以回答上来,刚核查完疫情数据的她全然忘记了第二天是6岁儿子的生日。半个月的早出晚归,夫妻二人在战疫一线的共同坚守,家中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子。那一刻,对孩子的亏欠让一直的刘艳眼眶湿润了。

检测一线,她是二孩妈妈更是“大白”

图片

赵珍妮给试剂贴上条形码

朝阳街道曙光社区工作人员赵珍妮,不仅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同时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抗击疫情期间,赵珍妮成为了一名核酸检测工作人员,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两个孩子,只好把他们托付给年迈的老人。

6岁的程程和3岁的毛坨是珍妮的两个孩子,正值最顽皮的年纪,经常让她很是头疼,更别说家里70多岁的老人。一天,她加班回到家,发现毛坨因为身体不适,很晚了还一直在哭闹,满脸通红,老人因照顾小孩也疲惫不堪。在安顿好孩子后,第二天一大早,赵珍妮还是转身投入到抗疫工作当中。穿着“大白”衣服的她心里还是牵挂着毛坨,但即使工作地点距离家里骑车只需要短短5分钟,也没能抽出时间回家看一下。想着昨晚孩子那涨红的脸颊,珍妮心里五味杂陈。

“对孩子很愧疚,但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知道这边更加需要我,守护好了大家,才有我们幸福的小家。”赵珍妮坚定说道。

硬核抗“疫”,她的“小家”与“大家”

图片

工作中的杨骥

“妈妈,我们会听话的!你自己注意安全。”接到指令,杨骥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出门前抱了抱两个孩子。有了家人的支持,她开始了以所为家的战“疫”日常。

杨骥是芙蓉分局文艺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她负责的辖区有个封控区,三千多名住户分散在41栋居民楼和6栋办公楼内。

驻守卡口、管控区巡逻、派出所24小时值班,除了这些工作,杨骥还主动承担起了社区急难险重的任务,为封闭单元住户运送生活物资,配合社区开展重点区域消杀工作。

“杨姐,这一栋还要送一百多份中餐……”封控区内群众的物资,需要大家送到每一户手中。一趟接着一趟,杨骥跑得浑身是汗仍浑然不觉。

时间紧、任务重,杨骥的三餐只能在路边凑合着吃。忙碌了一整天,晚上回到派出所的她还有工作——配合流调,几乎每天都要奋战到凌晨三四点。一旦发现疫情防控隐患,杨骥又转身就投入到工作中,常常忙完才发现,天都微微亮了。但杨骥并不后悔,“我离疫情近一点,群众就离疫情远一点。”杨骥说。

亲人离世,她含泪坚守抗疫一线

图片

罗正君正在登记黄码人员改码信息

今年41岁的罗正君是马坡岭街道东站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她负责的第四网格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以当地回迁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共有1632户,5000余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除了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罗正君心里还深藏着巨大的悲痛。3月25日,家中突然传来噩耗,伴她从小到大的外婆溘然离世。一边是来势汹汹的疫情,一边是亲人离世的悲痛,在责任面前,她没有陷入两难:“妈,现在疫情形势严峻,外婆的身后事不要大肆操办,也不要组织其他亲戚吊唁了。”她仅仅向单位请了一小段假,匆匆和外婆告别,又收起悲痛的心情照常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您好,我是东站社区网格员。根据大数据反馈您近期到过或途经过中、高风险地区,还需进一步向您核实一些信息……”这是最近罗正君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罗正君每天要对上级下发的大数据逐一摸排,确保中高风险地区来通返通人员核查工作无遗漏。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布在网格居民群中,告诉大家有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咨询。从早到晚,不知道要接多少个电话,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她都会耐心回答居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来源:芙蓉发布

作者:赵翼鹏

编辑:赵婧

阅读下一篇

返回芙蓉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