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奋进“十四五” 打造标杆区|系列报道之三:深耕四种业态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唐甬梅 2021-08-17 17:13:41
—分享—

编者按:日前,中国共产党长沙市芙蓉区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芙蓉历史又翻开了崭新一页,芙蓉蓝图又描绘了绚丽一笔。接续奋斗路,启航新征程,芙蓉区融媒体中心围绕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长沙市芙蓉区第六次代表大会精神,推出《奋进“十四五” 打造标杆区》系列报道,解读大会精神、阐释发展坐标、展示实干成效。生动记录全区上下在党代会精神引领之下,仰望星空、凝心聚力、脚踏实地,奋力打造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标杆区的奋斗姿态和坚定行动。

图片

现代产业体系是体现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红网时刻通讯员 陆祝玲 长沙报道

长沙市芙蓉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效益优先,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撑芙蓉区高质量发展?

“强化省会城市核心区功能,以‘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消费经济’为重点,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芙蓉区第六次党代会给出答案:未来五年,深耕四种业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芙蓉区连续五次入选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进入“十四五”时间,芙蓉区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三十”目录,十大重点目标中,“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排在首位。

可以说,深耕四种业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握发展规律,推动芙蓉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发挥芙蓉优势、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战略选择。

提高楼宇经济贡献力

作为城市发展中涌现的新经济业态,楼宇经济以其集约型、高密度的特点,成为城市培育税源、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芙蓉区以长沙市1/276的土地创造近1/10的经济总量,以中心城区1/28的面积贡献近1/6的经济总量,这与楼宇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图片

芙蓉区高楼鳞次栉比,奏响城市上空韵律起伏的财富交响。

一栋栋商务楼宇刷新了城市天际线的高度,也跳动着经济发展的强健脉搏。2018年建成开业的湖南第一高楼国金中心,经过三年发展,去年营业收入达到70亿元,成为中部标杆楼宇。据统计,芙蓉区有各类商务楼宇200多栋,占全市总量30%,是全市楼宇密度最高城区。

推动楼宇经济发展,芙蓉区已经探索出一系列成功经验:以“解剖麻雀”方式深入实施楼宇挖潜增效,2020年,10栋试点楼宇新增市场主体261家、转回税务关系58家、新增“四上”单位23家、楼宇税收同比增长了58%。新增人瑞潇湘国际、湖南投资大厦等税收亿元楼宇5栋。

立足芙蓉优势,提高楼宇经济贡献度,未来五年,芙蓉区将继续深入开展楼宇挖潜增效,加大产业引导资金投入,更新改造老旧楼宇;打造专业特色楼宇,形成产业聚集竞争优势;培育亿元楼宇,着力提高楼宇经济质量,带动提升商圈产业层次,推动楼宇标准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和运营,建成中部地区楼宇经济发达区。按照“心中有楼、政策进楼、服务上楼、企业满楼”的思路,继续落实重点楼宇“楼长制”,完善楼宇服务站,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精准度。

提升总部经济聚集度

产业的支撑在企业,在于市场主体的培育。

过去五年,芙蓉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大关,增长66%;“四上”企业增至964家,增长22.3%;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72家,增长4.1倍,市场主体数量与质量同步攀升。

“要聚焦高端商业,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国际视野和全球格局,繁荣楼宇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着力引入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培育新兴业态。”今年3月,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在调研芙蓉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对高端商业“掐尖”,总部企业“破零”寄予厚望和期待。

图片

建湘路黄金街改造后设计形象。今年5月,中国500强企业——中国黄金集团,与长沙市签订了框架协议,将在芙蓉区打造“中国黄金街”。

致力于招大引强,芙蓉区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干劲推动“掐尖”“破零”。今年1—6月,完成五百强项目5个,两亿元重大项目10个。怡亚通湖南区域公司、茗韵堂投资方富辉国际湖南公司、国际高端知名酒店柏悦酒店等区域内、行业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芙蓉区。

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聚集度,未来五年,芙蓉区将坚持“筑巢引凤”和“腾笼换鸟”并举,注重引进一批三类“五百强”企业及区域性、结算型、贸易型、研发型总部落户,力争全球性总部企业“破零”。

着力“招”和“引”,也突出“留”和“育”,芙蓉区抓好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以内容营销、专业电商、品牌运营服务为核心业务的长沙豆芽文化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底成立,如今已经成为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未来五年,芙蓉区将加强总部企业梯队培育,支持本土企业入规、升高、上市、扩面,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高成长性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根植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让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

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

近几年,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创新多领域、群体性加速突破,实体经济利用数字经济广度深度不断扩展,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

而芙蓉区面积仅42.8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稀缺,几乎进入存量经济时代。发展不需要大面积土地和厂房的数字经济,是抢占时代风口,也是适应区情区况。

图片

位于宇成朝阳广场的长沙市芙蓉区软件产业园科技孵化器。

如何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芙蓉区瞄准软件产业,去年以来,把握长沙“软件业再出发”发展机遇,软件业“一园四区”集聚效应显现。神舟软件、上海爱数等龙头企业落户芙蓉区,2020年,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约2300家、从业人员约2.2万人,实现软件产业营业收入40亿元。

未来五年,芙蓉区将重点聚焦新一代软件信息技术,科学布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辖区重点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一批基础性、引领性应用场景落地,吸引更多优质软件企业和人才落户。

数字经济,不仅仅体现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实际上,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也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

芙蓉区是商贸大区、消费大区。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形成零售新模式?未来五年,芙蓉区将加快推动商贸、商务、金融、消费的数字化转型。

把握消费经济新风口

今年6月,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沙市创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暨长沙市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建完成”的步骤,将长沙打造成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消费经济有多火?从新一轮疫情之前,每个周末或者节假日,五一商圈川流不息的人群即可管中窥豹。如今,长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顶流。位于五一商圈核心区的IFS国金中心,更是这座“网红”城市必不可少的打卡点。

图片

五一商圈一直是推动芙蓉消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挖掘消费潜力,芙蓉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积极开展促进消费活动、首店经济培育工程、体验经济培育工程、夜经济培育工程等系列消费热点培育工程,大力发展消费经济。

从“网红”走向“长红”,芙蓉区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把握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契机,打造“网红芙蓉”“长红芙蓉”。大力挖掘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共享经济、直播经济等消费热点,积极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壮大新型消费,推动五一广场、袁家岭、万家丽等核心商圈提质发展。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需要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标志性商圈,也需要丰富的消费内容和高端消费品牌。长沙IFS国金中心,几年前开业时,就有400家国内外品牌同时入驻,其中100多家是首次入湘。而去年5月,在芙蓉区佳兆业广场投入运营的长沙跨境电商企业联合运营中心,已经吸引千岸科技、鲸鱼等多家知名电商企业入驻,推动湘绣、湘茶、湘瓷等湘品出海,走向全球。

把握消费经济新风口,未来五年,芙蓉区将打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消费体验区和跨境电商总部基地,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支持做强首店、首牌、首秀、首发经济。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

无论是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还是数字经济、消费经济,芙蓉区都有基础、有积累、有突破。

深耕四种业态,以时间换空间,以思路谋出路。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小城区,续写产业发展新奇迹!

来源:芙蓉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唐甬梅

阅读下一篇

返回芙蓉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