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芙蓉大地,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升温。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芙蓉区立足实际,创新形式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楼宇党群服务阵地、红色阵地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见证着兵不血刃的湖南模式,使湖南人民免遭战祸之苦,加速华南、西北、西解放进程的重要历史。
“每一次讲解、宣讲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王维是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讲解员,她说:“作为一名青年讲解员,要更深入、生动地讲好党史,传承好红色基因。”在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湖南和平解放:镌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历史丰碑”主题微宣讲活动,已经接待30余个单位2000余名党员到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图:湖南和平解放事陈列馆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芙蓉区发挥革命遗址旧址、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出《湘江评论》旧址、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杨开慧就义纪念处等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这些红色场馆迅速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打卡地”。
图:东湖街道挖掘姚圫党支部的红色历史,开设移动阵地上的微宣讲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芙蓉区各街道充分挖掘辖内资源,“盘点”出红色“家底”。文艺路街道与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驻共建,盘活中共长沙近郊区委和农民协会机关驻地、西南联大教学旧址等红色资源;东湖街道立足长沙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姚圫党支部,打造红色展厅和移动的红色“课堂”;湘湖管理局依托跃进湖红军渡,打造红军渡浏阳河纪念广场微缩景观。
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芙蓉区教育系统通过“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思政微课堂展示、开展党课竞赛活动、开发红色教育校本课程、选拔红色小讲解员等,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沿着青年毛泽东在长沙的革命足迹走来,我感受到‘打开洞庭闸门’的纯粹革命激情和坚定革命信仰。”李蓉是修业学校的一名青年党员,在参与湘江评论红色历史宣讲的过程中,深受教育和鼓舞。
与此同时,芙蓉区各基层党组织还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楼宇服务中心等宣传阵地,面向党员群众开展一系列专题宣讲、微宣讲活动,全区上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持续升温。
宣讲工作如何开展,让普通党员受教育,干部群众有共鸣?芙蓉区各级各单位创新形式方法,面向基层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提升宣讲效果。
头戴VR眼镜,视线前方飞雪漫天,背后则是悬崖万丈,老班长提醒别掉队的声音不时在耳边出现……5月11日,在中国气象局党校湖南分校党史党建智慧教室,东湖街道龙马社区的党员通过VR党史虚拟展馆+党史理论课程+党性教育情境教学的“三阶混合式”党史学习教育教学新模式,“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情境之中。截至目前,东湖街道龙马社区,联合芙蓉先锋共同体成员单位——中国气象局党校湖南分校已举办5期党史学习教育。
图:马王堆街道党工委联合辖区8家共驻共建单位在马王堆社区南湖军休所开展的“邮票寄党情、方寸忆党史”百年党史邮展主题活动。
80余次专场的“党建+湘绣”体验式活动,吸引各级党组织2600余名党员到湘绣艺术基地打卡;推出“红色演出季”,打造《向警予》《奔向红船》等文艺作品,带大家重温党的历史;开设“流动的影院”,千余场次的红色公益经典电影送到家门口,辖区党员群众在红色影片中感动感悟……芙蓉区搭建起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场景,将党课、宣讲融入各类活动,让全区党员群众在活动中学好百年党史,汲取精神伟力。
图:芙蓉区文艺路街道文艺新村社区开展“我与我的老物件”故事汇,社区“五老”红色宣讲队围绕这些老物件、老故事宣讲党史。
“建党45周年的徽章、1965年版中国共产党章程、1975年的粮票……这些老物件让我长了见识,今天来参加社区党委组织的活动真是来对了!”周希是文艺路街道文艺新村社区黄泥坑小区党支部的一位年轻党员,近期社区组织开展“我与我的老物件”故事汇,邀请“五老”红色宣讲队围绕老物件、老故事宣讲党史,让年轻党员对党史有了更生动的理解。
“党史播音员”轮番线上送学;“党史广播站”党史知识天天播;党史“有声书”扫码线上收听党史故事……线上学习同样精彩。“现在年龄大了,长时间看文字有困难,这种广播的方式,一样‘声’入人心!”在杨家山社区,老党员纷纷为党史“有声书”的学习形式点赞。此外,芙蓉区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园地、推出《人民路上》系列专题等形式,线上讲好党史故事。
据悉,下一阶段,芙蓉区将加快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示范点和教学点,并在全区启动就认这个理·新思想进基层理论宣讲,通过理论微宣讲比赛、理论宣讲巡讲和融媒体展示推广系列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来源:芙蓉发布
编辑:唐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