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安倍政权强推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的安保法案在众议院特别委员会表决过关,引发日本民意强烈反弹。当天上午起在国会周边出现的自发抗议活动,到晚间达到高峰:数万市民围聚到国会周边抗议示威,表达内心愤怒和担忧。
中新网7月16日电 日本众院全体会议16日下午凭借执政党的赞成票表决通过了解禁集体自卫权、大幅转变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安保相关法案。日媒指出,这预示着安保相关法案极有可能在本届国会上正式成立。
本月15日,日本众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凭借自民、公明两党的赞成票强制表决通过了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的安全保障相关法案。
在16日的会议上,尽管主要在野党主张应在众院进行充分审议,对表决表示反对,但执政党仍继15日的众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后再次实施了强行表决。日媒称,由此论战的舞台将移至参院,首相安倍晋三力争在持续至9月27日的本届国会期间使之正式成为法律,朝野政党将就此展开攻防。
安保法案共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自卫队法》、《武力攻击事态法》、《周边事态法》、《联合国维和行动(PKO)合作法》等10部法律的修正案综合构成的“和平安全法制完善法案”,二是随时允许为应对国际争端的他国军队提供后方支援的新法“国际和平支援法案”。
日本众院审议以5月26日众院全体会议上的主旨说明及质询拉开帷幕,众院特别委员会花费1个半月以上反复进行了实质性审议。到7月15日质询结束为止,审议时间达到了约116个小时。
然而,认为行使集体自卫权“违宪”的意见以及对行使条件“存亡危机事态”的定义等自卫队制动机制模棱两可的担忧尚未消除。
舆论对安保法案的反对根深蒂固,但日本政府及执政党考虑若参院不通过,将适用众院三分之二以上多数赞成票即可再次表决使之成立的“60天规则”,在这样的考量之下加快了在众院获得通过的步伐。
安保法案在日本国内引起巨大争议,多数日本宪法学者也都指出其违反了宪法。各大媒体的舆论调查结果也显示,该国民众对于新安保法案也多持反对意见。
连日来,数万名日本民众冒着暑热,在市中心的日比谷公园等地举行大规模抗议集会,强烈反对日本当政者凭借其国会席位多数,执意要在本届国会通过一系列新安保法案的做法。
另据日媒进行的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为39%,不支持率为42%,发生了逆转。关于对安全保障关联法案赞成与否,26%表示“赞成”,56%表示“反对”,延续了上次调查中反对之声过半数的形势。
此次通过的“新安保法案”都有什么内容?
日本新安保法案,由《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和《国际和平支持法案》两个部分组成,一共涉及11部法律的修正案。
其中《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涵盖了“武力攻击事态法”、“周边事态法”、“联合国维和活动协力法”等10部法案。 经过修改的《武力攻击事态法》,将改名为《武力攻击暨存亡危机事态法》,写入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条件,把“日本或与日本有密切关系的国家遭到武力攻击,日本存亡受威胁、存在国民权利被彻底剥夺的明显危险”的情况,定义为“存亡危机事态”,在此情况下即使日本没直接受攻击,也可对他国行使武力。
《周边事态法》1999年立法时,是设想朝鲜半岛有事发生,适用范围是“日本周边”,修法之后,《周边事态法》将改名为“重要影响事态法”,自卫队对美军及别国军队的支持,将取消地理限制,不再局限于日本周边范围。
至于只牵涉单项法案的《国际和平支持法案》,就授权政府在获得国会批准的情况下,随时向海外派遣自卫队,支持外国军队。
自卫队至今若要被派遣到海外,是以“特别措施法”为根据,但修法属永久法,可尽速、不限地区派遣自卫队到纷争地。只要不是战斗现场,自卫队可对作战中的他国军队提供后方支持、弹药等。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易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