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八一路小学新生行开笔礼 学校育人从学做人开始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辉霞 编辑:易跃峰 2012-09-16 23:09:13
—分享—

  

   家长和孩子一起将鸣志卡系到树上,寄语美好未来。周辉霞 摄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随着高年级学生吟诵着《弟子规》的选段,芙蓉区八一路小学的110名小一新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礼正衣冠、茶敬亲师、启蒙开笔、击鼓鸣志等传统的开笔大礼,在似懂非懂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应邀观礼的家长都是头一次观看“开笔礼”,开了眼界的同时,觉得回归传统的启蒙仪式能让孩子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

  仪式本在操场前巨幅的孔子像前举行,因天公不作美,学校临时改在教室进行,家长和孩子并排坐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步完成开笔仪式。校长罗维介绍,“开笔礼”是孩子们的启蒙第一课,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开始认真学习,可以说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课。

  正衣冠后,一年级所有老师上台,接受孩子的拜师礼、敬茶和三拜恩师,孩子们既觉得新奇,又不敢言笑。开笔启蒙是开笔礼中的重要仪式,老师走上台,拿起毛笔,在一块大大的宣纸上,左一撇右一捺写了个大大的“人”字,并告诉同学们,选择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击鼓鸣志之后,家长在鸣志卡上写下祝福的话语,抱起孩子一起将其系到操场的樟树上,寄语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

  【名词解释】

  开笔礼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辉霞

编辑:易跃峰

阅读下一篇

返回芙蓉新闻网首页